毕业等于失业。
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。突如其来的疫情,更是使得这一状况雪上加霜。截止今年5月底,我们班还有一半左右的同学没找到工作。
然而,就业率的指标还是在那的,相关的 ZZ 任务自然也是要完成的,于是就收到了辅导员三天两头式的催促:
找到工作了吗?快把劳动合同交过来!
这情况,弥漫在大四整整一年当中,集中于过去半年的时间里。大概的趋势就像这样:
正所谓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。早在刚进大四那会,辅导员就曾专门开过班会,强调就业的重要性,同时希望大家先找熟人签个劳动合同,在就业的事情上“帮”学院一把。这里的“合同”就是所谓的“假合同”——有公章,证明在就业,但实际上并不工作。
正是因为如此,在已经提交就业合同的那一部分里,有多少是真实的,不得而知。相比于光鲜亮丽的就业率,真实的数字其实是有点难看。
当然,这样的现象绝不是个例。随便一搜就可以找到有关报道。
崇尚真善美的我,打心底里讲,对于这样的行为是不耻的。
这种配合造假的行为,也许在某些层面上,对学校是直接有利的;但从长远角度来说,虚假的数据会危害到学校的未来发展,同时影响学弟学妹们对于人生前途的判断。
同时从我自己的个人利益出发,签下这样一份具备法律效力的假劳动合同,是否会带来副作用,也不得而知。
因此,在这个问题上,我一直保持着抗拒的态度。
当然,我没有采取举报或其它直接对抗的形式。前期出于担心被扣留毕业材料的考虑,我选择了一拖再拖。
眼看着毕业证和各种档案材料都已经发放到位,辅导员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再提及过就业的话题,我以为事情到此为止就可以蒙混过关了,然而……
我还是 Too Naive 了……
辅导员一个电话直接打过来:
你要是还没有弄到合同的话,我们这里有一家公司,帮你直接签了(假合同)吧。
当时我就懵了……
还可以这样子的吗啊喂!??
好吧,碍于情面,迫不得已,我只能选择答应。
也就是说,我终究还是被迫“就业”了。
在一些特别关键的问题上,我向对方进行了求证,得到答复(也可以说是承诺),情况最后总结如下:
不知道上面这几点,有没有什么地方是被糊弄了的。如果有知道的大佬们,欢迎通过评论留言帮助我,感激不尽!
我已经保存了所有涉及此次“假合同”的电话录音,和这篇博文一起,算是将来维权可以用到的佐证材料吧!
当然,我希望自己永远都不会用到这些证据。
2020年8月30日更新:不是很懂……
祝未来工作顺利!
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脸面
今年上传的就业信息可以在学信网查到,所以学校不敢做假了
这样嘛?其实辅导员给我打电话,是想让我在学信网点确认无误
真是够可以的。
大学怎么变得这副德性了?
哎` 就为了领导觉得数据好看点,
让学生弄虚作假,哎...
祝顺利,祝幸福。
谢谢关心!后面有反转,没事了
那还算有点良心,
其实早点晚点问题不大。
关键还得看平台,第一份工作挺重要的。
嗯嗯,我也是担心平台起步对以后有影响
就业率就是学校最为关注的指标,哪怕你没就业,肯定也要被就业。
大学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,就负责学生就业~